研院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 研院快讯 >

第四届国家治理研究智库高端论坛(2020年)在京举行

11月18日,第四届国家治理研究智库高端论坛(2020年)在京举行。论坛主题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高培勇出席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治理研究智库理事长李培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马援致辞并进行大会发言。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张树华主持。

高培勇指出,“十四五”时期仍处于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期,仍处于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期,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也必将给哲学社会科学提出更高要求。社会政法学部各研究所、国家治理研究智库要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院党组有力指挥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挑重担、砥砺奋进,用学术创新和坚实成果回馈党和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历史征程中书写新的篇章。

李培林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十四五”时期发展绘制了一张宏伟蓝图。在过去的20年中,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近9倍,这在世界现代化历史上是罕见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实现了民生福祉的快速提高,人均收入、人均寿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等重要的社会经济指标大幅提升,已经建成了一个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为我们未来发展奠定了最为深厚的社会基础。

马援在致辞中着重分析了大主题、小问题与学科协同问题。他认为,国家治理、“一带一路”建设、脱贫攻坚这些重大问题,不是一个具体的学科问题,而是一个大的研究主题,这类问题特别需要在大的主题下以学科研究为基础开展协同合作。

深入分析从“中国之制”到“中国之治”的关键点、动力源、总开关,是系统把握中国发展经验这一长期议题的核心内容。在张树华看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制度表现出了强大领导力、动员力、组织力、执行力。这表明,中国之治取决于中国之制,然而各种制度相互配套才能带来整个体制的效率和效能。

从武汉抗疫实践看,社区治理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春光认为,社区治理离不开居民的积极参与,因此要在设置居民感兴趣的议题、激活居民的责任意识、提高民主协商能力和提供相关资源支撑等方面下功夫。

通过数据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季为民概述了新冠肺炎疫情各阶段舆论的特征,总结了此次疫情新闻舆情工作的总体特点,并建议今后要从加强舆情监测和研究、处置重大突发事件舆情、舆情处置和舆论引导制度化三个层面上加以应对。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李洪雷表示,处理好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立法质量与严格执法、执法资源与严格执法、法律规范与法制保障、程序法治与实体法治、法治社会与法治国家、法治理想与法治现实这七组关系,才能进一步完善法治中国建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副所长柳华文看来,进一步加强国际法研究,是完善中国治理体系的重要方面。国际法为国家对外发展服务,对国内治理也有影响。

针对“十四五”时期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建议,要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保转移接续,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认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农村贫困与城市贫困“双扶持”阶段。全国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得绝对贫困线有了时代发展的相对性。因此,今后确定城乡扶贫对象时,可以提升绝对贫困线或者降低相对贫困线,二者在治理成本上差别不大,但话语体系建设出发点略有不同。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郝时远、陈甦等对学者发言进行了点评。

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法学部、国家治理研究智库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国家治理研究智库秘书处承办,国家治理研究智库政治发展研究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各职能局、社会政法学部各研究所及相关单位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上一篇: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成立40周年暨学科建设座谈会综述
下一篇:最后一页